【相约洱海论坛 共建美丽家园】苍山新记录物种视图首现
为期两年半的时间,由大理大学农学与生物科学学院承担的苍山洱海近四十年来首次进行的大型综合科学考察项目——“苍山洱海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综合科学考察”顺利结束并通过验收,该项目历史上首次利用红外相机监测苍山动物种类,记录到苍山许多不为人知的宝贵生灵,发现昆虫新物种3种,大型真菌新物种1种,以及新记录物种一百余种。
一起看看
【资料图】
寂静夜幕下的热闹苍山,
红外相机记录到的
野生脊椎动物夜间活动影像。
▽
很多脊椎动物活动往往会出现在夜间,但是这一次科考活动设置的红外相机也捕捉到了不少动物白天活动的身影,采集到了苍山脊椎动物白天活动的彩色视频。
大理大学农学与生物科学学院 副研究员 马驰
这个脊椎动物的调查,是第一次用红外相机对苍山做这方面的综合考察,所以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对苍山整体的脊椎动物群落有一个比较完整的掌握。这个对于我们后期对苍山的生物多样性保护,是有一个科学依据的。
在本次科考活动中,还首次发现了大型真菌新物种苏氏地星,地星属真菌隶属于担子菌门、伞菌纲、地星目、地星科,由于其成熟子实体特殊的形状,被广泛称之为地星。地星属是在1794年建立的,因其独特的外观和重要的生态和医药用价值吸引了国内外研究者的关注。
大理大学农学与生物科学学院副教授 罗宗龙
如果说真菌物种丰富的话,它从一定程度上是可以反映我们这个地方的森林植被是很好的,因为真菌跟我们的植物是有很重要的共生关系。所以真菌的物种,它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预测或是反映这个地方的这个生态环境以及森林的植被类型。
另外,本次科考活动还发现了三个昆虫新物种,分别是苍山蝎蛉、南诏蝎蛉以及苍山蚱。蝎蛉大多生长在森林、峡谷或植被茂密的地区。数量少而不常见,多取食死亡的软体昆虫,捕食各种昆虫,或取食苔藓类植物。
蚱类是昆虫家族中一个较原始的类群,多生活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的湿润环境中,是鲜为人知的小昆虫,体色暗淡,难以引起注意,主要以菌类、地衣、苔藓或水藻类植物为食。由于食性狭窄,分布狭隘,极度依赖原生环境,对环境变化十分敏感。
大理大学农学与生物科学学院副院长 毛本勇
你别看它个体虽小,但它在生态位当中扮演了一个重要的角色。因为它是以地衣、苔藓这样的一些植物作为食物的。而这些物质的生态位比较特殊,也就是说它要在生态环境非常好的地方才会有这样一些食物,如果生态环境破坏了,这些食物没有了,它也就不能生存。所以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有蚱的地方,生态环境必然是好的。
记者:李海星 熊志明
编辑:刘林灵
责编:黄晓林
终审:苏建东
X 关闭
- 太阳能